丹巴千雕美人谷


丹巴美女
丹巴位于川西高山峡谷地带,人称甘孜州的东大门,这里有迷人的美人谷,梭坡千年古碉群,天人合一的甲居藏寨古村落和藏地神山墨尔多神山。
美人谷位于丹巴县城正北方向约二十六公里的巴底乡,再沿着一条山谷上行十多公里的邛山村中,身着民族服饰的丹巴美女们虽经历风吹日晒,辛勤劳作,但皮肤细腻,身材健美挺拔,浑身上下充满了不凡的女性韵味。
关于丹巴美人有几种说法,有说是古西夏国被蒙古骑兵灭国时西夏王朝的公主和嫔妃等大批宫廷女眷逃到这里隐居,还有说是这里的奇山异水与“陆上百慕大”独特的地质构造有关。另有说法是她们是穿行在内地与青藏高原的一直商队的后裔。

多姿多彩的乡土建筑


在中国古代各地因生产和生活习俗方面的相互交流较少因而形成了各自的传统特征,表现在建筑上就呈现出多样性。
千姿百态的土木房宅:
浙江楠溪江在古代工具用开采来的山石和捡来的河石在乡村铺路、建房,铺路时中间用大河石,两侧用小河石铺出较宽的路面,这样的路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些尚存在古村之间的大道,是这些古村特有的景观。石料也用来砌成各种墙体,坚固耐久,稳定美观走进一座村落,从寨墙、院墙到房屋墙体,没有一处在外观上是相同的,它们和地面的石头路构成了一幅幅石文化的景观。

反映乡土建筑的风水学的村口和水口


中国古建比较注意大门的形态和装饰,大门一般体现着房屋主人的社会地位、财势和人生理念等等。北京的四合院,虽然大门都位于宅院的一角,只占房屋一个开间的大小,但却有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和如意门的区别,这些门代表了由高到低的不同等级,此外门墩石、门簪数的多少、砖雕、木雕、门簪上刻出的“吉祥”、“如意”等字样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宅院主人的人生追求和文化品味。
乡村与住宅一样,一座村落的大门入口处是很注意形象的,村口表现出当地老百姓的人生追求和理念,老百姓追求的一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平平安安,人丁兴旺;三是发财致富,光宗耀祖。
农耕社会人们首选有山有水的地域建造村落,这是人们在实践中得出背山面水的结论,如果一条溪水能够穿村而过,则为风水宝地,因此在风水学中把水流进村处称为“天门”,水流出村处为“地户”。天门宜开,喻财源滚滚而来,地户宜闭,喻守得住财源不让流走,这流水进村、出村之处就叫“水口”,水口往往和村口合一,以便得到统一的经营与布置。人们往往在出水村口出建水塘、筑堤坝以蓄存流水,如果水流丰富则不需要留存,则在水口跨水而建桥梁,桥上或桥畔建亭阁,造成锁住水口的形象,象征将财富留住。另外再村口建龙王庙,祭拜龙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典范


楠溪江旁芙蓉村里的芙蓉亭
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表现在建筑与村落都处于四周的山水环境之中,也表现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那些山与水,田与地,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着经营着,这样的环境与自己的命运已经紧紧相连不可分离。
芙蓉村现在保存着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在村内道路交汇点有高0.2米,面积2~3平方米的方形平台,称为“星”,村内水渠交汇点有方形水池,称作“斗”,合在一起为七“星”八“斗”。村中心最大的水池芙蓉池东西长43米,南北宽13米,俗称大斗。芙蓉池兼具储水、防旱、防火、洗涤等功能。池中央偏东建芙蓉亭,是个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池子的南、北两岸都有石板桥通达亭子。村内有九条街巷,五纵四横。主街如意街,长195米,宽2米,东西走向,中心铺砖,两边嵌石条,道路、水渠都是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系统。布置“七星八斗”,意在纳上天的星宿,企望后辈簪缨迭出,子孙发迹。现存民宅大多系木质瓦房,鳞片似的屋顶参差错落,形态朴实素雅,且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花植树,围以石砌矮墙,构成一幅和谐秀美的村落图景。这里的人们幸运的过着“晨兴理荒无,带月荷锄归般的闲适生活。

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早春楠溪江
中国有早期的人类居住的聚落发展成为乡村和市镇,人口随之增长,人们居住的各类建筑越来越齐全,建筑离不开天地山川和日月星辰所覆盖下的一个环境,江南的青山绿水,西北的黄土高原,新疆的戈壁、西藏的雪山,这些自然之美与人们居住的处所息息相关,唇齿相依。
楠溪江位于浙江永嘉县,这里是相对封闭的农耕地区,也是美丽的自然风景名胜区,这里沿楠溪江散布着几十个村落,这里的人们与周围的山水是紧紧相连不可分离的。

乡土建筑概念


福建南靖云水谣古镇
乡土建筑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广义凡是带有地域特征的建筑都称为乡土建筑,比如埃及金字塔,意大利斗兽场,这几个建筑是古老文明国家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狭义的乡土建筑,就是农村建筑,这些建筑是古村落或是传统村落,包括农村的寺庙、祠堂、住宅、书院、商铺、桥梁等等,这些乡土建筑互相组合在一起,成为百姓生活的聚落即一个乡村。它们与周围的山水土地组合而成为乡土环境。

雪山下的藏地之花–德格


德格是雪山下的文化古城,有独树一帜的德格文化、星罗棋布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矗立冰川的雀儿山、“西天瑶池”新路海、格萨尔王神庙、更庆寺……德格就像一位神女,在洁白的冰川映衬下熠熠生辉生辉,光彩照人。
德格位于甘孜州西部,距离首府康定588公里,德格属于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每年5-9月份是最佳旅游季节。

缥缈的“国中国”–云顶寨


云顶寨位于四川省隆昌县云顶镇,山寨在缥缈的云雾之间,轻易不得一见,山寨上的人家分散下无数枝桠而形成山寨,山寨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古老而又历史底蕴深厚,如今除了零星的房舍外已经人烟稀少了。
山寨在海拔530米的云顶山上,围地245亩,也是隆昌县惟一保存完整的古城堡。郭氏始祖郭孟四在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从湖北麻城入蜀,走到云顶山时,挑行李的箩筐滚 下山去,于是干脆就地插田耕种,定居于此。后代郭廉,郭元柱在明代中进士,居高官,郭氏世代簪缨,渐成云顶大族。郭廉归林,就曾于山顶筑巢,因山高取名“云顶寨”。到清咸九年(公元1859年)郭人锒“奉父命建云顶寨”,光绪二十年郭祖楷对寨扩建加固,才形成了今日如县城般规模的城墙。

拉萨一日游推荐行程


大昭寺
一日游推荐行程为: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廊街
上午游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世界上最高的佛教圣殿,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曾为历代达赖喇嘛驻地和西藏政教权力的中心。
下午游览大昭寺和八廊街。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八廊街:是旅行者到拉萨必去之地,这里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位于拉萨旧城区的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您可以到著名的玛吉阿米餐厅享受美味藏式、西式大餐,这里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大昭寺广场和八廊街的繁华热闹街景。

拉萨特色


布达拉宫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海拔3650米,这个高度可能会让您感到晕眩,但1300年的历史留下的文化遗迹和宗教氛围又会让您迷醉和深深的震撼。
用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情独特这些词来形容是再逊色不过的了,拉萨的美来自古迹,来自宗教,这里有布达拉宫、黄教三大寺、大昭寺、罗布林卡,还有神奇美丽的纳木错、浪漫惬意的羊八井温泉等等。

石牌坊之乡–隆昌古城


隆昌在巴蜀古驿道中段。因石牌坊群的规模之大而有“立体史书”之称,隆昌现存十七座石牌坊,牌坊修造和雕刻、撰文都很讲究。
隆昌牌坊大部分为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所建,按年份算已有数百年历史。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建筑学、美学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髓,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佛母洞体会转世之玄妙

佛母洞距离台怀镇十二公里,是一般到五台山的人都不愿意错过的自然奇观。它是一个天然洞穴,风内洞和外洞,几百年的摩擦,洞口的岩石已经变得异常光滑,居然能同事容纳四到五个人。内洞象征着斯加盟呢的母亲摩耶夫人的身体内部,其间五脏分明,传说摸了这些象形的石头自己身上对应的气概就不会得病。
因为入洞为“投入佛母胎”,出洞叫“佛母重生”,由此出入一次,相当于转生一回,可以消除烦恼,诸事顺心,人身上的零碎之物像手机和背包一样不过都是身外之物罢了,背负越多重生就越困难,只有彻底摆脱他们的羁绊才能顺利转生。

佛母洞一般游览时间为半小时即可。

Tagg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