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庙堂(九):关帝庙


东山关帝庙
明神宗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使关羽从一名武将变成了人间的“帝”与“大帝”,成了朝廷和民间共同供奉的神明,于是城乡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关帝庙。
山西沁水西文兴村的关帝庙位于村口的显要位置,设有檐廊的庙门正对着村口的山道,庙里除了供奉关帝塑像的大殿外,还设有一座戏台,屋顶上用彩色的琉璃瓦装饰,成为村口多座庙、阁、祠堂中最讲究的一组建筑群体。山西介休张壁村的关帝庙也位于村口的主要位置,庙里留存的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石碑《关帝庙重建碑记》中记载:“我等遭明末之时,贼寇生发,寝不安席,附近乡邻俱受侵凌。遇有贼寇来攻,吾堡壮者奋力抵敌,贼不能入。贼曰:汝村中赤面大汉乘赤马者是何处之兵?我等曰:请来神兵剿灭汝寇也。贼自相语曰:神兵相助,村中必有善人,遂欲退去。村民说这位赤面大汉便是关帝,于是特在村口建了这座关帝庙不论这段记述是否真实,但都反映了关圣帝在广大百姓包括贼兵心目中的神圣位置。如今的这座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又经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和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两次整修。庙有正殿三间,左右各连着一间耳房。正殿前有一座三开间的献殿,中央开间向前突出一间抱厦。正殿与献殿前后紧挨着,几乎相连,原来在正殿耳房的前方分别有钟、鼓一座,现已不存。
在乡村的关帝庙除了数量多之外,还有一个特征是它的兼容性,即在同一座庙内不但供奉着关公,还同时供着其他神仙。张壁村的这座关帝庙,正殿中央供着关帝塑像,左右有手捧帅印的义子关平和手扶青龙偃月刀的副将周仓,这样的布置已经成了关帝供像的标准格式。但在正殿两侧的耳房里一间为蝗虫庙,另一间为山神庙。浙江武义郭洞村村口那座海麟院,前厅中央供关帝其左右有土地和火德星君王灵官之像,后厅却供着南海观世音菩萨之像。广东东莞南社村的关帝庙也建在村口大道的一侧,便于邻近村落村民的祀拜。这座规模不大的庙堂内,最兴盛时竟供有各路神仙达36位之多。除正中央关帝及关平、周仓的塑像外,同时供着文昌帝、道教北五祖之的吕洞宾华佗先师、财神、土地公婆、子衣神等等,除此之外,庭院内还有一棵大石榴树,石榴多子象征着多子多福,家族兴旺。众多的神仙自然迎来了远近各村村民的祭拜。除了关帝生辰日和其他传统节日的集中祭祀外,平日也有零星的香客。村民的祭拜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遍拜,即首先向正厅中央的关帝祭拜,然后从正厅的左侧到右侧,左耳房到右耳房,门厅的左边到右边,即按照传统的左昭右穆次序祭拜各路神仙。另一祭拜形工式是有目标地祭拜。求发财致富的拜财帛君,求医祛病的拜华佗先师、医冷大帝、生痘相公、麻痘姑婆等,求一方拜土地公土地婆,求生贵子的不但拜子衣神,记还要去庭院的石榴树根上培一铲土。所以每逢年节,关帝庙的管事都要预先多挑几担黄土在院内备用。
关帝庙的这种兼容性,与其说是关帝圣君具有的宽容,还不如说是广大村民在信仰上的功能需求。当然也有例外的,浙江永嘉楠溪江西岸村有一座小关帝庙,位于村口的路边,只有三间正殿前侧有两间厢房,用石墙相围成院。由于村民求生贵子的需要,在庙里要供奉一座娘娘神,可能考虑到关帝单独与娘娘神共处一厅不妥,所以把关帝神像请到别处,而将这座关帝庙改为娘娘庙了。

Tagg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