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一)南北通途连五水


大运河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五段: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和广通渠。黄河以北的永济渠利用沁水、淇水、卫河等为水源,引水通航,在天津西北利用卢沟(永定河),直达琢郡。通济渠是在洛阳附近引黄河水,向东南进人汴水,以沟通黄河与淮河之间的水运。山阳渎是在邗沟的基础上拓宽、裁直修成的,形成大运河的中段。而江南河的雏形也早已存在并用于漕运,隋朝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疏浚,使之成为大运河的南段。广通渠从长安向东通到黄河的新渠。隋朝的大运河,史称南北大运河。运河水面宽30-70米,长约二千七百多千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隋朝漕运到长安的主要路线是:沿江南河到京口(今镇江)渡长江,再顺山阳渎北上。进而转人通济渠,逆黄河经广通渠向上,最后抵达长安。
一、东粮西运广通渠
在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之后,隋文帝杨坚重新完成了全国统一,新建大兴城(今西安)作为都城。隋朝为了向长安运送槽粮。又在长安黄河间重开新渠。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郭衍被任命为漕渠大监,开始了凿渠工程。这条渠引渭水为水源,经过大兴城(长安城)北,向东到潼关,全长一百五十多千米,名日富民渠。因工程仓促,富民渠渠道浅窄。航运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东粮西运的需要。隋开皇四年(584年),由杰出的工程专家、大兴城的设计者宇文恺主持,又对它加以改建。宇文恺在动工之前,先派工匠巡视渠道,察看地形。新渠仍以渭水为主要水源,从大兴城到潼关,全长一百五十多千米,被命名为广通渠。这条水渠当时是用来运输华州(今陕西华县)广通仓的粮食到都城长安,因而得名。广通渠的槽运量大大超过旧渠,缓和了关中粮食的紧张情况。
大业元年(605年),为了避隋炀帝杨广的名讳,又改名为永通渠。这条渠的开通,既解决了国都长安的粮食问题,又便利了沿途百姓的往来,所以又称富民渠。
从潼关以东运粮入关,在进入广通渠之前有一段水路经过黄河。黄河中有三门砥柱,非常险要。砥柱是两个石岛,兀立河心,堵塞航道,形成神门、鬼门、人门三条险道。神、鬼二门无法过船,人门虽然勉强可以航行,但风险很大,经常船沉人亡;这大大影响了东粮西运的效率。于是,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下令“凿砥柱”。但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凿砥柱”的工程没有能够取得成功,只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