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一)南北通途连五水


二、南通江淮的御河
    隋炀帝即位后,政治中心由长安东移洛阳,很需要改善黄河、淮河、长江间的水上交通,以便南粮北运和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大业元年(605年),命宇文恺负责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丁200万人。同时,又命令尚书右丞皇甫议。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民工百余万人开凿通济渠。此外,还征调淮南民工十多万,扩建山阳渎。
    通济渠可分东西两段。西段在东汉阳渠的基础扩建而成,西起洛阳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为水源,穿过洛阳城南,到堰师东南,再循洛水入黄河。东段西起荥阳西北黄河边上的板渚 清,以黄河水为水源,向东流入汴水至浚仪(今开封市),经过今杞县、睢县、宁陵到商丘县东南,又经过夏邑、永城等地,再向东南,穿过今安徽宿县、灵璧、泅县以及江苏的泗洪县,至盱眙县城的对岸注人淮水。通济渠全长1000千米。既避开了由汴入泗,径直入淮,缩短了运河的航程,又绕开了徐州附近的徐州洪、吕梁洪之险。
    山阳渎北起淮水南面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市),径直向南,到江都(今扬州市)西南接长江。隋文帝开皇年间。因为讨伐南朝陈国的需要,曾经疏通邗沟,将邗沟入淮移至山阳,因而邗沟又被称为山阳渎。这条修整后的邗沟全长150千米,水面加宽,河身也比以前直一些,不必再像春秋时那样绕道射阳湖。
隋炀帝把通济渠和山阳渎合称御河,两渠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凿的,“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并且两旁种植柳树,修筑御道,沿途还建离宫四十多座。通济渠与山阳渎的修建与整治是齐头并进的,施工时虽然也充分利用了旧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为它们有统一的宽度和深度,因此,主要还要依靠人工开凿。工程浩大而艰巨。可是历时很短,从三月动工到八月就全部完成了,创造了中外工几程史上的奇迹。
三、纵贯太湖平原的江南河
    江南河从京口引长江水,绕太湖之东。直达余杭,长四百余千米。这条运河经过江南最富庶的地区,湖泊纵横、水道交错。由于水源充足,江南运河开凿以后,始终畅通无阻,成为我国东南地区一条重要的航道。
    太湖平原修建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春秋时的吴国,即以都城吴(苏州市)为中心,开凿了许多条运河,其中~一条向北通向长江,一条向南通向钱塘汪,这两条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这条河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进行过多次整治,到了隋隋炀帝时又下令作进一步疏浚,将原有的河道加以施工整理,将它拓宽浚深。《资治通鉴》记载:“大业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