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开始设置歙县、黟县,隋代称歙县为歙州,北宋宣和年间又改歙州为徽州,隋以后的一千三百多年之中,歙县始终作为古徽州府治所在地辖徽州六县不曾变动。这里文风昌盛,名臣辈出,以文采称甲江南,孕育了著名的徽派建筑、新安理学、新安画派等等,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写下了惊艳绝伦的一笔。
1988年,原歙县岩寺镇被单独划出建立徽州区,撤销徽州地名,成立黄山市。今歙县及徽州区,在原徽州地区是最有分量的两个地方,这里是古徽州的核心地带。
今歙县和徽州区散落着当年徽州府的大量人文历史精华,浙江和练江在这里交汇流入新安江。这里至今保留着特色鲜明、古老又生动的徽人生活习俗,从唐模、呈坎、许村、雄村这些独特的村落中,我们都能领略到古徽州的绝代芳华。
让我们永远记住一个美丽的名字:徽州。
分类: 国内古镇景点
到塔川听竹涛声声
五台山标志性建筑–大白塔
五台山大白塔
在许多台怀镇的照片中,都可以看到大白塔高大巍峨的身影,这座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就坐落在塔院寺内。塔院寺曾经是显通寺下院,明万历年间独立出来,并因塔而得名。大白塔建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2年),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他也是北京西四白塔寺的设计者,算是有特殊贡献的外国专家了。塔原为石制,明永乐、嘉靖、万历年间三次重修,成为现在的模样,塔身比北京北海的白塔还高20多米,远看不觉,站在塔下仰望,已看不到塔顶宝瓶,才知其雄伟高大。雪白的塔身,彩绘的铜质垂檐,衬托在蓝天白云之间,有超凡脱俗、清净澄澈之美。大家围着塔身转圈,手捻佛珠者有之,念念有词者有之,转动法轮者有之,以头触壁者有之,塔身铜铃在风中轻响,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虔诚向佛的气氛中,连说话都不敢高声了。
大白塔东边还有一座小白塔,据说里面藏有文殊菩萨的头发,塔边悬挂着文殊菩萨在此显灵的传说介绍。据说菩萨临走时口吟一偈,可谓字字珠玑:“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何?”能够从内心坚持众生平等,不为情境变化所动已经非常难了,要做到无爱无憎则更是不可企及的境界了。
塔院寺也是中国近代革命史的见证者,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在去往西柏坡的途中取道台怀,曾经在方丈院中小住一晚。现在这间方丈院已经辟为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旅游贴士:
交通:从显通寺出来,穿过钟楼后右转,前行不远,从上刻“山云水月”的边进入,即为塔院寺东门。
游览时间:
30分钟。
下一站:
从南门出来直行,见停车场后左转,即到五爷庙。
传说中的桃花源南屏旅游贴士
南屏南屏,归去来兮。
南屏村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原名叫叶村,后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更名南屏村。它原来只是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村,自元朝末年有一位叶姓从祁门白马山迁来后,才有了较快的发展。到明代,南屏村已有相当规模,全村逐渐形成叶、程、李三大姓。到了清代,徽商兴旺,全村号称“十万富”之家的便不下20户,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名震江南的“江南十二家”的李宗。由于有三家大姓,所以互相攀比之风在南屏很盛,村里也就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和豪宅。现在,全村仍拥有纵横交错的七十二条深巷、三十六眼井和三百多幢明清古民居。
南屏有两个美誉,一个为“中国古祠堂博物馆”,还有一个是“中国影视村”,所以在南屏参观最需要关注的是其祠堂群和众多的电影取景处。“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座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休宁福地齐云山
从安徽西递古村出来,沿着黟黄公路下行,入休宁县界,便可到达齐云山镇。在徽州与黄山齐名的大山只有白岳,并称黄山白岳甲江南。因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这里是道教的洞天福地,被乾隆皇帝赞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横江从镇前漫流而过,两岸杨柳依依,蒹葭离离,共晚霞和群山于一江碧透之中,隔江便是白岳齐云山。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是中国国内惟一的集丹霞地貌、恐龙化石和道教文化于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镇头有一九孔石桥卧于横江之上,此为登齐云山必经要道,这就是著名的登封桥。这座古桥建于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明万历徽州府知府古之贤主持建造。桥为九孔丹霞石桥,两侧以台阶逐步放下,桥墩为燕尾形,历经四百多年流水冲刷仍安然无恙。桥建成之日,恰为古知府升迁之日,百姓感其德,祝其登封造极,桥因此得名。至今仍能见桥头所刻的那位知府大人盖有官印、严厉而有趣的公文:“府正堂峻示:严禁推车晒打,勿许煨曝秽污,栏石不许磨刀,桥脚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
徽派民居的典范黟县旅游攻略
秋色塔川入画来
在宋淳熙《新安志》里记载:秦并天下置黝、歙二县,属障郡(公元前221年)”。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黝县为黟县,黟县因古黟山即黄山而得名。
黟山居中,岭北青弋,岭南横江,黄山白岳相对峙,孕育了古黟地区处处青山绿水、烟霞百里的天上人间,这里就是风姿幽雅的古徽州黟县。这里也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向往的古黟桃源里,也就是在这里诞生了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记》;黟县也是徽商和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西递、宏村、南屏这样的贾儒世家;《菊豆》、《卧虎藏龙》、《大转折》等影视剧先后从古黟县走向了世界。当黄山、西递、宏村纷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黟县依然有着一份从容与淡定。
黟县的四季,气候分明,温润宜人。春到黟县,小桥的流水在春光中乍泻;秋到黟县,老宅的白墙青瓦斑斓在红橙黄绿中。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她面带笑意,华丽而又多情。
行程推荐:
黟县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两个古村落是宏村和西递,分别位于黟县北部和东部。其他游人相对较少而出名的还有西部的影视村南屏、关麓的民居联体建筑群,宏村东面的塔川秋色、木坑竹海。另外西递离东面休宁的齐云山也非常近。
如果从黄山风景区汤口方向过来,可经黟县东北进入黟县,经过木坑、塔川、宏村然后西去关麓、南屏,东到西递,再从西递就近登齐云山,下山后沿横江一线返回屯溪。如果从屯溪方向进入黟县,可以经齐云山到西递,然后以黟县为支点,先后去关麓、南屏,北宏村、塔川、木坑。如果从九华山方向来到黟县,应该经祁门至黟县西端的关麓、南屏,然后以黟县为中点,北上宏村东去西递,最后经休宁齐云山至屯溪。
由于旅行者多从黄山风景区汤口方向过来,下面我们就以此为起点设计路线。
五台山汉传佛教寺院显通寺
观音殿对面是大文殊殿,殿前左右各有一座八角碑亭。碑亭内各立有汉白玉石碑一通,左边那通石碑上是康熙御笔《御制五台山显通寺碑》,右边那通碑却只字没有,这就是三无之二–有碑无字。当地对“无字碑”有着各种传说,流传最广的是说原来碑亭所在的地方是两个圆形水池,康熙来此拜佛,抬头一看,发现上方金碧辉煌的菩萨顶恰似一条巨龙昂首高卧,牌楼是龙头,两根幡杆是龙角,那一百零八级石台阶是龙吐出来的舌头,而大文殊殿前的两个水池当然就是龙的眼睛了。康熙怕大清江山被真龙天子夺了去,下令将这两个水池填平,上面再立两通石碑镇住,碑文康熙只写出一篇,右边那通碑就只好空着了。
大文殊殿集中了七座文殊塑像,大雄宝殿则供奉着药师佛、弥勒佛“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和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以及十八罗汉,’都是让人顶礼膜.拜的好地方,这座大雄宝殿是五台山最雄伟的木构建筑。大雄宝殿的后面就是“三无”之三–有殿无梁的无梁殿,这种拱券结构的砖制建筑在南京灵谷寺、峨眉山万年寺、太原永祚寺等处都可以看到,通常都用来供奉无量寿佛,因此也被称作“无量殿”。
在菩萨顶找寻昔日帝王足迹
菩萨顶是五台山保存最为完整和丰富的藏传佛教寺庙,它位于灵鹫峰顶,号称黄庙之冠,黄琉璃瓦的屋顶昭示了其尊贵地位,用红墙黄瓦这种帝王规制装饰的寺庙,不仅在五台山,即便在佛教四大名山中,也是独此一家。该庙始建于北魏,初为文殊院,后来奉清顺治皇帝的圣旨改为藏传佛教寺庙,康熙、乾隆、嘉庆皇帝都曾多次在此驻跸,菩萨顶的大喇嘛也被赋予了很大的权利,统管着五台山汉藏寺庙中的大小事务。
绕过很多人摸来摸去的佛字影壁,对面就是108级台阶,代表着108个法门,如果你能不回头地登上去,就意味着从此踏人法门,消除烦恼。台阶虽然陡峭,不过跟人生无穷无尽的烦恼相比,爬台阶的过程无疑轻松快捷多了,如果真的能一劳永逸,哪怕让人爬一百次只怕也乐意。台阶尽头是一座四柱三门七楼的彩绘木牌楼,形制为五台山牌楼之冠,匾额“灵峰圣境”,为康熙御笔。牌坊下的狮子有一只没有舌头,传说是偷吃斋饭被割掉的,佛界的惩罚措施似乎比人间还严厉呢。
从山门进去,天王殿和东西配殿再加上大雄宝殿构成前院。院内古树参天,石碑如林,显示出菩萨顶的悠久历史。大雄宝殿的楹联颇为拗口,上联是“真容容真真容真”,下联是“灵鹫鹫灵灵鹫灵”,横着读最好听,真灵! 西配殿里供奉着著名的“带箭文殊”,菩萨右肩上曾经被射过一箭。究竟谁这么大胆敢对菩萨不敬,居然又是康熙!传说康熙帝有一次从北台上香回来,看见一个和尚在外裸浴,旁边有妇女在洗衣裳,觉得这种情形太有伤风化了,遂一箭射中和尚右肩,不料这和尚竟然就是这尊文殊像的化身。看来文殊真的是法力无边啊,不是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吗?文殊菩萨就要证明这话说错了,不过碰上了皇帝,菩萨也得受伤。
品味西递的大静与古朴之美
安徽黟县西递以其原汁原味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村落建筑群以及多彩的民俗风情为世人所瞩目,它和同处黟县的宏村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递不同于宏村的地方不仅仅是它的村落风水,还因为这个山村中隐藏着一支李唐王朝之后,其宗族文化可上溯至李唐,几百年来,繁衍生息,薪火相传,可谓徽州古村落中难得的孤例。
据说在北宋皇佑年间,明经胡氏的五世祖胡仕良因公从婺源去金陵,路过今日西递村的地方,发现这里山川形胜,风水秀丽,非常适宜居住,便举家从婺源考水迁到西递来,从此开始了西递近千年的繁华。而这明经胡氏,正是唐昭宗李晔的幼子。原来,唐末天佑年间,唐昭宗李晔之幼子为避朱温之乱,由近侍郎胡三护送至婺源考水,从胡姓,起名昌翼。后五代时期,胡昌翼考中后唐明经科进士,其子孙以明经区别其氏,始称明经胡氏。
西递村的风水与地形在徽州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四周,十几座山头环绕如众星拱月,甚为奇特。村落布局为船形,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勾勒出了最动人的徽派风情。炊烟四起,落日中的西递最为温暖;而晨雾中的西递宛如仙境,山头在云端隐现,雁阵南北,如桃花源一般。村中两条溪流相去里许,穿村而过,汇于泮池。村口泮池为一村财气、文气所聚之地,其岸边原为明经胡氏宗祠所在,现在这里建起了一座西递行馆,行馆的正厅悬挂着明经胡氏的画像,提醒人们这里是胡氏总祠所在。
五台山朝拜五方文殊(二)
方案二 徒步大朝台
对于十分虔诚的拜佛者来说,徒步大朝台是必须完成的任务,非如此不能显示自己对文殊菩萨的尊敬和崇拜;对于“以自虐为己任”的“驴友”而言,在“华北屋脊”漫步似乎也够浪漫、够刺激。曾经以为五台山风景区的精华就是看庙、烧香、拜佛,而徒步大朝台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这一看法。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大气磅礴,一扫北方山峦的冷峻伟岸、高不可攀,而是显得平易近人、温情脉脉,尤其是台顶的神秘莫测、烟云氤氲,更是令人神往。登东台时,路边是开得热热闹闹、五颜六色的野花,红色、紫色、白色……最喜欢金黄色形如灯盏的那种,在风中摇曳生姿,著名的郁金香也得甘拜下风。蘑菇们围成圆圈,从草缝中羞涩的探出头来,揪下一朵,山坡草甸与山坳的松树林组成深浅不一的绿色地毯,云影缓缓地从地毯上流过,山的线条柔和而起伏不断,公路如飘带般曲曲折折……
徒步大朝台总行程长约60公里,经典路线为:鸿门岩-东台-鸿门岩-北台-澡浴池-中台-西台-吉祥寺-狮子窝-金阁寺-山门-南台-佛母洞-佛母洞停车场,体力较好者可以安排第一天早晨出发到东台看日出,晚上赶到西台住宿,第二天经南台、佛母洞回到台怀镇。体力一般者可将第二天的行程拆为两天,第二天在狮子窝住一晚。
凤凰旅游攻略
往返交通
张家界荷花机场开通了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长沙等去昂过20多个城市的往返航班。但距离凤凰稍远一些,需从张家界换乘汽车到达凤凰。
铜仁机场原来为军用机场,近些年由于凤凰的旅游业发达,这个距离凤凰比较近的机场被重新利用了起来,但现在只开通了与贵阳、广州、深圳三地间的航班。铜仁机场很小,到市区没有机场班车,只有出租车,去往市内可以和其他旅客拼乘一辆出租车。
相连景点交通
到达吉首或怀化后,需要转乘汽车才能到凤凰。
吉首—凤凰
吉首到凤凰的班车非常多,出火车站,过红绿灯,顺路直走,坐公交车到文艺路口下,天桥不远就是汽车站了。去凤凰的班车基本上都是空调车,车站的班车每半小时一班。如果车太早,或不认识路,可直接坐出租车到汽车站。
另外,如果想要在交通上省钱,还可以先坐公交车到乾州,在车上司机师傅会告诉你在乾州什么地方下可以找到很多去往凤凰的客货两用车,从乾州再坐车到凤凰,车费很便宜。一般这样的车都很自由方便,去赶场的当地人多数是只坐此种车的,缺点就是这种车一般都很拥挤,有时会超重超载。
品一品最正宗的凤凰姜糖
从走人凤凰古城的那一时刻开始,你的嗅觉立刻就会被街上四处飘着的辛辣与甜蜜混合的气味所吸引。姜糖团被极为夸张地挂在铁钩上拉长、绕圈,再拉长,再绕圈,经过反反复复地拉扯,凤凰最出名的特产–姜糖便做好了。抵挡不住热情的店家先尝后买的游说,拿了一块来吃,吃到嘴里的姜糖,闻着香,咬着脆。
姜糖最早发源于南方,因为南方气候潮湿,姜亦有祛湿驱寒的功效。北方姜糖自古不多见,只有偶感风寒时家人才会煮上一碗姜茶,原汁原味,辛辣呛鼻,年轻人都不太喜欢。于是现在用三两片姜和两杯可乐煮一杯“姜糖水”,是近几年颇为流行的喝法。但多数如我一样的北方人不爱吃姜,仅加点姜末于菜中作为调味尚可接受,但姜在南方人的食谱中绝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方立冬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在南方则多是要食姜的,如姜饭、姜圆、姜母鸭、猪脚姜等,驱除湿寒才好安稳过冬。凤凰人更是聪明,自清朝乾隆年间便已将姜和糖制成可口的糖粒子,不仅可预防感冒、祛痰平咳、开胃生津,而且还可作为一款香辣甜美,酥脆可口的休闲小吃,随时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