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尘马迹寻古道(九)西南古栈道

九、西南古栈道
在古代,穿越层峦叠嶂的山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勤劳智慧的先民们早在先秦时期就在巴蜀地区创造出了跨越险峻的山岭和沟壑的各式栈道和桥梁,史书上有“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记载。
西南地区的古栈道因为地形地域的不同和古今差异,大抵可以划分为木桩式、木阁式、石条式、凹槽式等几种。
在西南不少少数民族的史诗和传说中,都有关于他们祖先如何踏着树干树枝,从林间的树上迁徙、狩猎的故事,如白马人进入水晶地区,基诺族迁往现居基诺山的传说,独龙人如何从怒江边移向独龙江流域等等。因此,一些史家推断,最早的栈道,有可能是建筑在树桩上的。如1984年四川省交通厅编印的《四川古代道路资料》一书,就认为早期通过林区的道路,乃是将大树砍去而留下等高的树桩,再在其上铺木板和树枝而成。今滇西芒市景颇族与德昂族聚居的三台山等地,还可以见到这类几已绝迹的木桩道。三台山一列列相邻未铺板的巨大圆木柱,大约便是此类树桩栈道仅存的孑遗之一。
栈道中最普遍的一类是在悬崖峭壁的石壁上凿孔,安上木架或者石架,上面搭木板或石条作为通道。这种栈道大抵是一边靠山一边临壑。因山势陡峭挖削不易,人们才创造出这类省工的筑道方式,它很可能与山地居民傍山而居的吊脚式房屋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蜀中栈道多属于这一类。这类木阁式栈道最为著名的是三峡、川陕间的一些通道,其中大的甚至可容车骑通行。如今,由于木材容易朽烂,保存完整的木栈已不多见,但在古道经过的地区,崖壁上的栈孔比比皆是。在都江堰市、邛崃、芦山大岩峡、越西小相岭(汉灵关道)、冕宁泸沽峡、汉源清溪峡等地段,至今还可以看到崖壁上留下的众多的栈孔。依壁架设的石栈残留至今的,仅四川省天全县境始阳道等处还有数段,是在石桩或天然岩石突出部位架以石板或条石相接而成的。
另一类在悬崖上开凿的凹槽式石栈,是在悬崖上凿出凹槽供人畜行走。这类栈道耗费工时非常大,需要有比较强的凿岩能力,应当是铁制工具出现后的产物。但凹槽式栈道所使用的寿命较木阁式长久,现代的山区公路也常常采取这种形式。西南蜀布之路东干道的高县、盐津县境,西干道的邛崃、清溪及金沙江岸等处,尚存此类凹槽式石栈。
由于湍急的水流千万年的切割,使西南地区不少峡谷成为最难通过的地区。人们必须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若干代人的时间来开山劈石修筑栈道。在芦山大岩峡、汉源清溪峡、冕宁泸沽峡等地,人们都是依凭陡峭悬崖上的危栈行进,上仰一线青天,下临不测深渊,傍着在乱石中咆哮奔腾的湍流。在这里,人类每前进半步,都要留下带血的足迹。
在青铜器、尤其铁器被广泛使用后,人们凿筑道路的能力大大增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联系,开筑了由道(宜宾)入黔、滇的道路,因道宽5尺而称五尺道,道上马不能并骑。至汉代所辟筑的蜀身毒道,却能让使吏之车沿萦回九折的山路翻越大相岭。《汉书》与历代《清溪县志》、《荥经县志》等都记载有汉代官员王尊、王阳驾车越过大相岭南下赴任的故事,即历史上所谓“忠臣叱御、孝子回车”。由此可见,两汉辟筑西南丝路诸道远胜于秦代,它充分反映了汉代经营南中的卓越成效。
从唐代到明清时期的西南蜀布之路,常宽达8尺以上,在现存的干道上还遗存颇众。明清所筑的石板道、石梯道,虽经历代修补,但从各地修路碑及方志来看,大约都遵循旧制,没有大的变更。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的一些车道至后世却变成了石板梯道。当然,这并不是退化,应是人们在实践中感到车行此类山道的艰难迂回,反不如马帮背夫切实便利。
由于千百年来马帮、背夫行经其上,畜蹄和背夫的杵杖在石板道上留下了无数深深地蹄印杵窝。在大相岭、石门道、清溪峡、高黎贡山、博南道等残存的古驿道上,随处可见深达数寸的蹄迹。尤其在山道上坎或拐弯处,畜蹄往往只能踏在相同的点上,致使蹄窝更见深大,为我们留下这类用脚写下的历史中最令人震撼的篇章。

车尘马迹寻古道(八)唐代新开的道路

  八、唐代新开的道路
  1. 参天可汗道
  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突厥及铁勒各部族、回鹘、契丹等。隋唐王朝无论是同北方各族进行贸易、聘问、和亲,还是进行战争,都曾与北方各族有过密切的来往。来往频繁,自然交通道路是不可少的。由于北方自然条件较差,加以地广人稀,道路所经地区的变动很大。史籍记载,隋唐时期北方各族来往较为重要的道路有参天可汗道、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唐太宗在发兵破灭漠北薛延陀后,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在漠北设立瀚海、燕然、金微、幽陵、龟林、卢山六个都督府和皋兰、高阙、鸡田、榆溪、鸡鹿、林、颜等七个羁縻州,由漠北各部首领为都督、刺史。后又设立燕然都护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以总管六府七州,辖整个大漠南北。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回纥等部首领入朝奏称:“臣等既为唐民,往来天至尊所,如诣父母,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一道,谓之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岁贡貂皮以充租赋。”唐太宗诏准,自碛口沿阴山山脉西端向北直通漠北,正式辟为驿道。
  参天可汗道,即回鹘道,在《新唐书?地理志》中称为中受降城路。回鹘道是中受降城经今包头市北昆都仑谷口、明安川、太佘太乌不浪口、乌拉特中后旗到蒙古共和国的一条大道。这条路早在汉代已是著名的阳道。回鹘与唐朝长期友好相处中,几乎全赖此道互通往来。如回鹘兵出呼延谷(今昆都仑沟)援唐,平定安史之乱;阻击阿史那从礼叛军;配合郭子仪收复长安和东京等军事行动,特别是唐朝三个公主嫁到回鹘,聘问礼赐,开办马市交易,以及旅居长安的回鹘使者、商贾等多取此道。
2. 梅岭古道
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唐玄宗下诏令张九龄在韶州的大庾岭开凿新路。张九龄在《开大庾岭路》一文中说:新路未开通之前,“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曲折狭窄的山径极为险峻。筑路之后,“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说明这条交通要道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车尘马迹寻古道(七)魏晋至隋代的道路

七、魏晋至隋代的道路
  1. 傥骆道
  傥骆道又名党骆道、骆谷道,此道北出骆谷,南傍傥水河谷,因而命名傥骆道,是穿越秦岭、连通关中与汉中最近捷的古道路。骆谷是秦岭山脉中的一条长二百公里的峡谷,北口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部,循着骆谷水、傥水的河谷曲折南行而至汉中地区的洋县,全长378公里。傥骆道开发比较晚,最早的记载是三国魏曹爽出兵经过此道攻蜀。据《三国志?魏书?曹爽传》,魏齐王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夏侯玄取傥骆道大举伐蜀,蜀军据守兴势(今陕西洋县),魏兵无法前进,被迫撤走,失亡甚众。延熙二十年,姜维曾自傥骆道北上。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钟会率军分别由斜谷、骆谷伐蜀。唐朝初年,傥骆道曾经重新开通,中唐时往来者比较多,唐代德宗、僖宗避兵火,均经由此路至汉中、四川。五代后就逐渐荒废了。
  傥骆道虽然比较短,但需要翻越高山峻岭,沿途艰难异常。骆谷附近有著名的十八盘山和老君岭,地势升降起伏大,谷中道旁常有野兽出没,还长着有毒的植物,行人视为畏途。
  傥骆道一线的栈道、栈桥、摩崖、碑刻等遗存共发现五十处,主要分布于西骆峪河、黑河、水、傥水等河谷。其架木或架石的栈孔多开凿于河流一侧的崖壁上下,个别地点的栈孔多达70余个。栈孔以方形和圆形为主,也有呈马蹄形、三角形的。栈道的修造方式有平梁立柱式、千梁无柱式、依坡搭架式及凹槽式路面等,部分路段今仍使用。这些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陆路交通的宝贵实物资料。
  2. 米仓道
  从汉中往四川,另一条古道就是米仓道。这条道路循汉水支流濂水谷道和嘉陵江支流巴江谷道,到达四川巴中地区,因经过米仓山而得名。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汉中张鲁为曹操所破,自南山而入巴中,即由此道行进。南宋理宗宝六年(公元1258年),蒙古军队分三路由北而南攻取四川,亦经此道。
  3. 阴平道
  从甘肃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东南,穿越岷山山脉,至四川平武县东、江油等地的栈道,叫阴平道。这条路自剑阁西侧,绕开剑山,经绵阳、绵竹等地,直趋成都,是为捷径。三国时,魏将邓艾伐蜀,在原有的山间小道上,束马悬车,作栈阁,开凿成栈道。平武县在蜀汉时为江油戍地,置有江油关。这条古道因山径异常狭窄,行路人自北而南,担在左肩上的担子无法移至右肩,故而又名左担道。很多商旅均视之为畏途。

车尘马迹寻古道(六)两汉时期开辟的道路

六、两汉时期开辟的道路
  两汉时期新开辟的道路,主要有通往秦岭以南的夜郎道、灵关道、回中道、子午道,通往北方地区的飞狐道,五岭以南的交趾道以及湘南“峤道”、五原赛道等。
  1. 夜郎道
  夜郎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古国。汉武帝经略西南时,在夜郎地设柯郡,以且兰(今贵州福泉为)郡治,以夜郎县为都尉治。秦至汉初,夜郎与巴蜀、南越就有商贸交通往来,但道路险要,时常梗阻。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为加强控制南越,派唐蒙率兵千余、后勤辎重队三千余人,胁迫夜郎内附,置犍为郡(治道,今四川宜宾市西南,辖川南、黔西、滇东一带)。又发巴蜀兵卒千余人,修筑道至柯郡的道路,长500余里,合今200多公里。
  2. 灵关道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郎官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开辟灵关道。西南夷是汉时分布在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及云、贵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南夷地区包括犍为郡和柯郡,西夷地区包括越郡和益州郡(郡治滇池,今云南晋宁县)。
  灵关道又称灵光道、旄牛道,东起犍为,接夜郎道,西行至旄牛(今四川汉源县南),然后南行直抵越郡,长约480里(合今200公里)。灵光道建成后,打通了成都经旄牛、越郡通叶榆(今云南大理)、永昌郡(郡治不韦,今云南保山市)和益州郡的交通。
  3. 子午道
  自杜陵(今西安市东南)沿子午河及汉水河谷以达汉中郡(今陕西安康市)的子午道,是秦通巴蜀的重要信道。因这条道的北端由长安正南进入子午谷而得名。古代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正南正北的谷道遂被称为子午谷,而由子午谷入山南行的道路亦称子午道。《汉书》颜师古注:“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在由长安到汉中的几条栈道中,子午道全程千里以上,仅次于故道,但穿行山间的谷长有400余公里,道路崎岖,沿线居民稀少。汉代在子午道沿途没有一个县级治所,到了唐朝也只有一个石泉县。但此道形势很险要,东汉末年关中流民多由子午道南下汉中,三国蜀魏战争及以后东晋、南北朝、宋金对峙时期,子午道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直至后代,此道仍是川陕重要交通路线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人对子午道秦岭北段栈道遗迹做过调查,发现在子午谷东边沣水河谷也有多处栈道遗迹,在西边石砭谷中,栈道和桥梁遗迹更是集中。这些情况说明,子午道秦岭北段可能在历史上某个时期曾发生过改道。
  子午道沿线多栈桥,在秦末楚汉相争时被焚毁。王莽时开辟的子午道,是在旧道基础上拓展的。据《汉书?王莽传》载,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秋,王莽决定开凿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直绝南山而至汉中。子午道自长安达汉中,长约660里(合今276公里)。
  子午道溯洵河支流的驿马月河北侧而上,至月河源头腰竹岭(俗称古磉墩)。由腰竹岭东行,顺直水(池河)而下,直抵汉中。腰竹岭南,岩石陡立,地势险峻。据《水经注?沔水》记载,此处筑有“蓰阁”,即栈道。今腰岭关等处直水西岸石崖上,尚有栈道遗迹。
  三国时这条道路是魏蜀交争的要道。《三国志?魏书?曹真传》载,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魏大举伐蜀,“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由于子午道崎岖难行,又逢秋季大雨,栈道断绝,军需不济,明帝不得不召曹真还军。到了南朝,梁另开新路,略向西移,即今西安市西南至宁陕县。唐代天宝年间,剑南涪州向朝廷进贡生荔枝,即由此道飞马以达长安。

车尘马迹寻古道(五)西南蜀布之路

五、秦汉时开辟的西南蜀布之路
  蜀布是指上古时期蜀地特产的苎麻布。苎麻本来就是中国特产,西方人称苎麻为中国草。苎麻原产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带,但用它纺织成布是从蜀地开始的,以后又推广到江南地区。蜀布颜色洁白,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既不容易被汗渍沾污,又很利于散热,所以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掸国、身毒等国家很受欢迎,大为畅销。从蜀地经过西南夷、掸国、身毒而通往大夏的商路,是蜀布、丝绸制品通往南亚、中亚的主要路线。
  汉朝南通大夏的商路比通西域的商路要早。而当通往西域的商路在东汉时期断绝的时候,南方这条商路仍然畅通。这条道路到达今云南保山之后,或者向西经过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阿富汗,或者向南经过缅甸伊洛瓦底江畔到印度洋,所以又有“南方丝绸之路”之称。但这条道路常年输出的大宗商品是蜀布与丝绸制品,所以近代学者仿照“丝绸之路”的名称命其为“蜀布之路”。
  汉朝的蜀布、邛竹杖早就远销大夏、身毒。据《史记?西南夷列传》及《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大夏归来,说他在大夏见过蜀地的布和邛地的杖,大夏人告诉他是商人到身毒国买来的。张骞极力建议汉武帝派人寻找通往身毒国的捷径。汉武帝命张骞、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分为四路出发,一路由出发,一路由冉出发,一路由徙出发,一路由邛、出发,去寻找通往身毒的道路。
  “出”,是从水河谷(今四川理县杂谷脑)西行;“出冉”,是从黑水河谷(今四川黑水县)西行;“出徙”,是从天全河谷(今四川天全县)西行。这三条路都在蜀西,要横渡水(今大渡河),进入不服从汉王朝权威的羌族部落,所以寻路人中途受阻。“出邛”,指邛都(今四川西昌);“出”,指道(今四川宜宾一带)、夜郎(今贵州安顺一带)。这两条道路都在蜀南,必须通过滇国,是前往身毒的捷径。早在滇王垄断西南夷商业时期,通往身毒的商路已经打通。巴蜀的作坊生产的蜀布和铜器、铁器,大量输入邛、滇,永昌(今云南保山)成为巴蜀与身毒的贸易中心,随着官道的延伸,交易的地点也远至今属缅甸的密支那。
  蜀布之路的路线大致是从蜀郡治所成都(今四川成都),沿着灵关道到叶榆(今云南大理市),或者从道通过夜郎道至滇池前往叶榆。到叶榆后,沿着永昌道(或曰博南道)经过永昌、腾越、古永到达密支那,约合今天1253公里。
  从远古辗转相通的蜀-身毒道,经过秦汉的经营,开始成为郡县相连、驿路相接的西南蜀布之路。蜀布之路的两条干线–南道和西道,在汉王朝的地域内跨越了蜀、犍为、朱提、柯、越、益州、永昌等大郡的数10座州县。众多的邦国部族,分别由南越、瑞丽、腾冲、盈江等口岸出境,经过缅甸和印度,在中亚与西北丝路会合。其间虽有一些支道和复线,但2000年中间的官驿和现代的公路、铁路大都沿两条古道的干线行进。下面对道路所经之地及其历史,作一概略的介绍。
  1. 南道
  南道又可分为岷江道、五尺道。
  岷江道从成都沿着岷江向南到宜宾,传说江边崖上的道路乃李冰火烧而成。因为宜宾为汉道县所在,所以此道又称为道。

车尘马迹寻古道(四)秦代的主要交通干线

四、秦代的主要交通干线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之后,分天下以为36郡,为了巩固统一,急需加强交通。于是立即致力于全国交通网的建立,在战国交通的基础上,“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修整与沟通,将全国道路纳入以全国为规模的交通系统之中。
1. 秦直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六国年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蒙恬列传》:“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蒙恬督师修筑自云阳直抵长城脚下九原郡治的道路,全长1800里,合今约751公里(汉制每里折今417.5米,以下同)。修筑道路时,逢山开山,遇沟填平,大体南北相直,一般道宽20米以上,是京城咸阳至北部边塞九原最接近的道路,故称“直道”。
直道南起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沿子午岭北行,经今陕西淳化县鬼门口、旬邑县石门关、黄陵县艾蒿店沮源关、古道岭、富县槐树庄、张家湾西侧、甘泉县桥镇乡方家河村、志丹县安条林场、侯氏乡等地进入安塞县境,又沿横山南麓经今子长县北境、子洲、米脂、榆林等县西境,穿过毛乌素沙漠,进入鄂尔多斯高原,过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北,东胜县西侧,在昭君坟东侧渡过黄河,达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孟家湾)。这条直道一半修筑在山岭上,一半修筑在平原草地上。其中蜿蜒在子午岭山巅的一段路线,完全沿山脊直行,遇到河川切断山岭处,下了岭坡,旋即上梁,很少在川道中盘桓,敷设别具一格,是名副其实的“山脊线”。
直道为什么以云阳为起点呢?因为云阳距国都咸阳不远,其间有往来方便的交通大道。咸阳至云阳之间修有驰道,道的两旁都筑起了垣墙,又称甬道,车辆驶过如同穿行巷中。云阳县北有座甘泉山,峰峦起伏,云高气爽,风景十分秀丽,是避暑的胜地。山上建有林光宫,秦始皇经常去那里游幸。战国时期,甘泉是子午岭下的一个显要关隘,起着屏蔽咸阳的作用,秦始皇常去林光宫,也包含着一定的军事意义,所以直道也从这里为起点。
直道的修筑主要是从战略上考虑的。匈奴长期以来活动于阴山南北,早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就经常向南进攻。秦国以及东部的赵、燕诸国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首当其冲的又是秦国。匈奴控制的地区,南边可到宁夏固原、陕西榆林一线,即战国时的秦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草原和六盘山、横山北麓,距咸阳最近处仅250公里。匈奴的轻装骑兵疾行一昼夜就可到达。秦始皇以前的秦国,一般都对匈奴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征发民众修筑长城,但长城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保障北方的安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派遣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征,把匈奴驱逐到了阴山以北。秦王朝在新统一的地区建立了34座县城,从内地迁徙了大批民众到这些地方定居,并在今包头市以西设置了九原郡进行统筹管理。在驱逐匈奴的第二年(公元前212年)下令修筑直道,以便有效地统治这一片国土。据史料记载,秦直道修通以后,秦始皇的铁甲骑兵,从林光宫军事指挥地出发,三天三夜就可以抵达阴山脚下,与长城构成“T”形战略防御体系,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车尘马迹寻古道(三)秦蜀栈道

三、战国时开辟的秦蜀栈道
最初大规模开通的栈道在秦与巴蜀间跨越秦岭和巴山的地段。川陕间的驿道,因被高山深谷隔绝,人们只能在悬岩绝壁上,凿岩成道或凿孔架木,作栈而行。这种狭窄驿道,古人称为栈道或阁道。战国时开辟利用的秦蜀栈道包括褒斜道、故道和金牛道。
1. 褒斜道
褒斜道在秦岭栈道中最负盛名。《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蜀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褒斜道,因沿渭水南侧支流斜水(今石头河)和汉水北侧支流褒水两道河谷行进而得名。褒斜道南口叫褒,在今汉中褒河北5公里;北口叫斜,在今眉县西南15公里。其大致走向是:从今西安市向西南入山,溯斜水经鹦哥咀、下寺湾,翻老爷岭进入桃川河谷。再经灵丹庙,上五里坡,进入虢川盆地,过塘口镇、咀头镇,至两河口进入红岩河峪谷,经关山、上下白云、寇家关、王家楞、拓梨园至西江口。西江口以下,即褒水干流峡谷,顺次历抑川、下南河、武关河、马道镇、青桥驿,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山,抵褒城和汉中,全长400公里。1936年修建从宝鸡经褒城、宁强到四川广元的川峡公路,在宝鸡到褒城这一段,有许多地段是沿着褒斜栈道旧线修建的。
褒斜道的通行时间非常久远。三国(魏)应璩根据《蜀记》“三皇乘祗车出谷口”的记载和秦密对这句话的解释,认为褒斜道早在传说的三皇时代就有人通行了。清代顾祖禹说:“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读史方舆纪要》)。一般公认禹起于公元前22世纪左右,则这条道路的开辟,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籍记载,蜀道在周代已成为军事征伐、家族迁徙的道路。到战国时,秦、蜀之间的交往史不绝书。如《史记?秦本纪》中“历共公二年(公元前475年)蜀人来赂”,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等记载,说明秦并蜀国前的战国时代,褒斜道更成为秦、蜀两国统治者征战、朝会、联盟的道路。《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蔡泽列举范雎之功时,提到“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指出范雎相秦时,巴蜀、汉中之间已有栈道相通。范雎相秦始于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至五十年(公元前257年),说明褒斜道在这10年内曾进行过整治。
在楚汉战争的后期,刘邦兵归汉中,张良曾经献策烧掉了褒、斜峡谷中的一些栈道。这一方面为了断绝其他诸侯的兵马;另一方面也为了向项羽显示汉兵没有再入关中的意向,实为缓兵之计。汉武帝即位后,非常重视对汉中和巴蜀的开发。有人上书讨论重新恢复褒斜道及褒水、斜水和沔水的漕运事项。御使大夫张汤的意见得到了采纳,汉武帝委派张汤的儿子张为汉中太守,负责修筑褒斜道及各水漕运。按照张汤的设计,陈仓道经过的山岭太多,上段起伏很大,路程又远,而穿筑褒斜道,所经山岭较少,路程要近200公里。而且,几条河流经过沟通可以使汉水连接渭水,南阳的物资可以从陆路、水路齐头并进,而在水路受阻时又能转而与陆路联运,直达咸阳、长安。而且,褒斜道的沿途有丰富的木材竹箭,不亚于巴蜀。经过数万人的努力,250公里长的褒斜道终于筑成,比陈仓道近便得多。不过,褒水和斜水流势湍急,不可行船,原计划的水陆联运只好作罢。但是,从长安到汉中之间毕竟节省了200公里山路,这条道路此后成为秦岭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自汉末到五代,褒斜道多次堙塞,几经修复,南北兵争,这条道路始终是双方行军作战的主要通道。汉明帝、汉安帝和汉桓帝时,对褒斜道进行过局部改建和维修。三国时期,这条道路又称做“斜谷道”,在魏蜀两国的战争中多次被作为行军路线。据《水经注?沔水》记载,三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赵云、邓芝出兵褒斜道,当赵云作战不利退兵时,曾****赤崖以北百余里栈道,以阻止曹魏的追兵。这段栈道以后修复,因水大而急,没有办法再在水中立柱,成为“千梁无柱”,以致人马车辆从栈道上经过时“浮梁振动,无不摇心眩目”。为了使栈道牢固安全,有的地方把木制的横梁改为石梁,今陕西太白县王家楞红石崖的石崖上,至今还斜插着当年栈道的许多大石梁。经考古工作者调查,沿线发现多处当时栈道的遗存。著名的石门遗迹,就是这条古栈道最重要的遗迹之一。五代以后,斜谷道基本废弃,自褒谷北上者,皆转经陈仓道出散关而行。
褒斜道南口的石门,始凿于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采用“火焚水激”法,历时三年竣工,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之一。石门位于汉中市褒河谷口西岸。门呈洞状,南北向,长16.5米,宽4.1~4.4米,高3.45~3.75米。隧道内外,有东汉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题刻百余方。其中记颂开通褒斜道的东汉“君开道碑”、“杨君石门颂”、“李君表”、“杨淮、杨弼表记”、北魏“石门铭”等,是研究古代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珍稀资料。“君开道碑”刻于东汉永平九年(公元66年),幅宽2.7米,高1.3米,笔阵森严,气势雄峻,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摩崖之一。褒斜道石门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石门已被水库淹没,汉至宋代的17方摩崖已迁至汉中市博物馆。

车尘马迹寻古道(二)春秋时的道路

中国秦岭
中国秦岭
二、春秋时的道路
春秋时期的道路交通主要分布在以成周(今洛阳市)为中心。东通宋、鲁、齐,西至秦、陇,南连楚、吴,北达晋、燕。
1、无终道
自成周渡过黄河后,沿太行山东麓东北行,经邢丘(今河南温县)、宁、(今河南新乡市)、朝歌、安阳、邺(今河北邢台市)、(今河北正定县新城铺)、武遂(今河北徐水县)、武阳(今河北易县)抵燕都蓟(今北京市西南)。由此东行。经吴终(今天津市蓟县)、令支(今河北迁安县)、孤竹(今河北卢龙县),达辽西(今
辽宁义县一带)、辽东(今辽宁辽阳市一带),远通肃慎(今长白山以北地区)。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伐燕,燕告
急于齐。齐植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其所经路线。即自临淄北上,经贝丘(今山东博兴县)、饶安(今河北盐山县)、浮阳(今河北沧州市)、青(今河北青县)至吴终:从燕都蓟经吴终人辽西的道路,史称“无终道”。齐军与山戎作战、有大量战车随行,“无终道”当为辽宁通中原的一条车行大道。
2.武关道
武关道由关中经过秦岭通往南阳这条被称为“武关道”的大路,是在春秋时期秦楚相互攻伐又友好结盟的关系中开辟出来的。自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东南行,经蓝邑(今陕西蓝田县)、商邑(今陕西商州市东南)、武关(在今陕西商南县境)达宛。武关道行经的丹江川道曾为秦、楚两国反复争夺。武关道作为秦、楚通道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吴王阖闾和伍子胥伐楚,攻破楚都,楚大夫申包胥由武关道奔秦告急,立于庭墙哭泣七天七夜,秦国才出兵“五百乘”以救楚,败吴师(《左传·定公五年》)秦军驰援楚国经由的道路,即武关道。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予楚粟五万石”(《史i·秦本纪》),大约两千辆以上的运粮车队,也经武关道赴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经山武关道出巡,刘邦先项羽入关,摧毁秦王朝的最后统治基地,也是由于经过武关道一路战事顺利。经调查,陕西蓝田桥河和商县黑龙口等地都有栈道遗迹分布。